第4章 战略战役和战术!

会说话的小鸡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大明:无耻小贼,怎会是儒家圣贤最新章节!

    皇上?

    朱棣?

    周忱身体一怔,虽说建文四年的那场杀戮已经过去,但方孝孺十族在前,景清三族在后,听到朱棣这两个字,还是忍不住胆寒。

    “皇上怎会来此?”

    郑和并没有回答,顺着身子让开一条路:“走吧。”

    陈重点点头,走到门口,看见朱棣站在那棵树下抬头仰望,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皇爷,陈重来了。”

    听到郑和的话,朱棣这才转身,目光如炬,仔细打量起陈重来。

    “皇上...”

    “免礼!”话还没说完,朱棣便出言制止,“朕今日外出,不过是白龙鱼服,大可不必拘束于君臣之礼。”

    “看着你的家中,真应了刘禹锡那句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宝,去准备一些酒菜来,朕今日要和陈重吃上几杯,畅谈一番!”

    说到这里,他坐在石桌上,注视着问道:“知道朕今天为何来此么?”

    “大概猜到了一些!”

    “哈哈哈~”朱棣大笑三声,他的性格直率,也不拖泥带水,直接将怀中的试卷拿了出来,“王达有眼无珠,竟然让这么一封卷子蒙尘,实在该死!”

    此时,郑和回来,精致的三菜一汤摆在桌子上面,朱棣轻轻摆手,他便带着周忱和锦衣卫离开庭院,护卫在门口。

    朱棣问道:“你在试卷当中,提出了目前大明之发展,有北,东,西南,西北四个方向,限于字数,有些地方只是囫囵而过,朕心中不明,今日来此,就是让你详细说说!”

    陈重拿过试卷,思忖片刻,组织语言之后在石桌上放了三个杯子。

    朱棣看后眼中满是不解:“三个?不应该是四个么?”

    陈重神秘的摇摇头,“北上,东征,西南,西北,貌似是四个事情,但其实...”

    “都可以归纳为一件事!”

    “一件?那这三个杯子...”

    朱棣更不明白了。

    “三个杯子,在我的理论思想当中,分别代表战略,战役和战术!”

    “陛下可知他们三者的关系?”

    听闻此言,朱棣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半晌后才回道:“战术,朕心中明了。”

    “朕统兵塞外,爬冰卧雪,以图击溃鞑靼,运用的都是战术,可战役...”

    他深深看着陈重。

    心中同时萌生了另一个想法

    他的理论?

    陈重解释说道:“如此又引申出了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何要读史?”

    “平常之腐儒,是为了寻章摘句,借由古代之事解释如今之行为!如此,不过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罢了,实在是最下等之行为!”

    朱棣微微皱眉,怎么又扯到读书上了?

    “这我看来,读史乃是为了清楚一件事物之由来,并且以此臆测将来,就比如战争。”

    “刚开始,战争规模较小,再加人心淳朴,所以只靠一些独特的战术便可胜利,这便是孙子兵法大行其道的缘故。”

    “可自战国以来,战争规模扩大,有的围点打援,有的中央突破,一场战争由无数小战争组成,端的精彩。”

    “这便是战役!”

    朱棣瞬间恍然大悟!

    “而战略,便是服务于将来的,他是一种至高的姿态。”

    “比如太祖皇帝,他的战略便是攻伐草原,故而发动了整整十一次战役。”

    “最后在捕鱼儿海之战中,蓝玉采用单刀直入的战术彻底完成了战略目标。”

    “总而言之,战略是高于一切的部署,战术上落后,只要战略正确,就还有弥补的机会。”

    “可战略错了,就算战术再过精致,也走错了方向。”

    朱棣微微颔首,联系他屡次出塞经历,身子不自觉前倾,听的更加入迷!

    “若想事半功倍,便要求朝廷的诸位大臣尽可能有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

    “当有了战略眼光的时候,还请陛下再返回来看我提出的四句话。”

    “厉兵秣马北征草原鞑靼。”

    “开海征东,合纵小国以图王天下!”

    “改土归流,稳定西南!”

    “经营西北,以图进攻天山瓦剌,收复汉唐故土,成千秋功业!”

    “就会发现,他其实只是一件事而已。”

    朱棣听后心中激动,但那脸颊却没有显示出一分一毫。

    所有文人都在劝说他马放南山。

    此人,当真对他胃口!

    第五章朱棣的惊骇!

    “仔细说说!”

    陈重点点头:“古往今来,中原王朝之大敌都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汉武帝依靠文景七十年之积累,拥兵出塞,也不过是一时打击了草原的嚣张气焰;”

    “唐太宗意气奋发,纵横南北,设置都护府妄图开古今功业,可草原民族还是一个接着一个出现。”

    “突厥亡了有薛延陀,薛延陀之后又有回纥。”

    “前宋更是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屈辱求和,缴纳岁币。”

    “所以,大明如要发展,首要任务便是进攻草原,彻底解除来自北方的边患。”

    朱棣点点头:“朕自然明白这一点。”

    “可将眼光放在大明全局周边,若要进攻草原,必须囤积足够的粮草!”

    “草原战争一开,就算国库中有金山银山也入不敷出。汉武帝征战多年,穷尽所能收刮天下,文景之治的安好天下竟变得狼烟四起,非得下轮台罪己诏平息众怒!”

    “此可见一斑。”

    “开海征东,合纵小国在南海图王,此可以打通航道,与西洋各国交往。”

    “与其收刮百姓,不如掠夺西洋之财产。”

    “如此,方和内圣外王之道。”

    听到这里,朱棣微微一怔,这一条他还真没考虑过。

    从这也能看出,陈重和其他文官确实不同,当自己让他们筹措出征银钱时,一个个只会东挪西凑,寅吃卯粮,何曾

    “那..改土归流...”

    陈重解释道:“若要在南海图王,则势必需要加强大明对其地的影响,如此非要有一个钉子楔入那里不可!”

    “仔细观之,安南最为合适!”

    安南...

    朱棣双眸一眯,他想找个理由进攻安南,但心中之打算无非是收复汉唐故土而已,没有陈重说的这么清楚!

    他现在突然明白了。

    汉武帝唐太宗绝非出力不讨好的人,他们进攻安南,也有自己心中的小九九啊。

    “若要进攻安南,则必须经营西南。”

    “西南山高路远,当初蓝玉傅友德打下云南后,太祖皇帝不过是和前元一般册封土司了事。”

    “这些土司在所辖境内俨然和土皇帝一般,对朝廷若即若离。”

    “如此,便必须推广改土归流,凡我大明之百姓,必须行大明皇帝之令!”

    “一言既出,挥如臂使!”

    朱棣瞬间如梦初醒,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安南地图,确实...

    此,乃是南洋咽喉之地,若是拿下,事半功倍!

    “哈哈哈~”

    他举起酒杯:“当浮一大白也。”

    两人满饮一杯,陈重继续说道:“此外,经营西南也为进攻藏地之必须。”

    “如今之藏地虽然不如大唐之吐蕃繁盛,但因为气候缘故,人高马大,也有一战之力。”

    “更何况,蒙元从藏地借道攻宋,一举覆灭钓鱼城。”

    “此不可不防,首先进攻藏地,占据战略主动地位,实为必然。”

    “若到那时,草原被灭,藏地入手,天山瓦剌已被大明四面包围,其地唾手可得。”

    “天山之地,乃大汉西域都护府,唐代安西四镇所在。”

    “自安史之乱后丢失,如今已有千年。”

    “更何况,我们北征消灭了鞑靼,草原空虚,瓦剌便可坐享其成,趁虚而入。”

    “此和薛延陀之于突厥有何不同?”

    “故而,与其坐等其成势,不如果断出击!”

    “率先筹谋一二,锦上添花,也就自不必多说了。”

    “可,如今之关中,早已不是汉唐之地,贫乏至极,养不活太多人口。所以,要想进攻天山,则必须好生经营关中甘肃之地,否则断无可能!”

    天山...

    朱棣的心,似乎早已经飘到了万里之外!

    战略眼光...

    他现在似乎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这就是为什么要读历史么?

    当初刘备相遇卧龙,听到他先拿下荆州,而后进攻益州,东和孙吴,北据曹魏,等到北方有变,令一军从荆州杀出,一军从益州杀出,攻占豫州关中此隆中对时,和现在的自己是不是一样的心情?

    他目光复杂的看了眼陈重。

    大明在他的眼中,不过是一个大一些的棋盘而已。

    其余三个方向,都只是他在放子活眼,他真正谋划的,还是北方草原!

    草原...

    朱棣瞬间难以自已!

    要想做的话...

    陈重突然说道,眉宇中满是自信:“我知道陛下现在想的是什么?”

    “但我并不建议陛下做那件事情!”

    “哦?”

    这事新鲜。

    “那你说,朕现在想做什么?”

    “迁都!!”

    咔嚓。

    只见朱棣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手中的酒杯也啪的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