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太子名声or天下百姓

山野小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大唐:开局系统让我掳走长孙无垢最新章节!

    看到上面的李世民目光紧盯着自己,罗元当即也学着小老头魏征从文官方阵之中气定神闲般的走了出去。

    走出去之后,为了报复小老头,他还特地的站在了魏征前面,将魏征整个人都挡在了自己身后。

    “启禀太子殿下,臣不能走啊!”

    “怎么?难道你不想为本宫分忧?不想为陛下分忧?不想为天下百姓分忧?还是单纯的不想为我大唐分忧?”

    已经将罗元打入“冷宫”的李世民,见罗元一副不愿意的样子,当即就语气犀利般的质问起来,可谓是一点也不念那晚的救子之恩。这也让长孙无忌等人皱起了眉,不明白今天的李世民到底是在发什么疯。

    而作为当事人的罗元,心里更是开始问候起了李世民祖上的十八代女性。你就使劲的怼我吧,看我回去之后怎和你王妃,不,应该马上就成为了太子妃长孙无垢钻研黑洞哲穴。

    “启禀太子殿下,臣想为您分忧,可臣还有事情没有办完,不能走啊!”

    “难道你口中的事情比天下的百姓更重要吗?”

    “臣觉得这两件事不可拿来作比较,不然有可能使太子殿下陷入两难之地。”

    罗元此话一出,瞬间吸引了在场百官的注意,看着眼前这位第一次上朝员外郎,他们纷纷露出了惊疑和好奇之色,心中更是纷纷猜想,这罗元口中的事情究竟是何事。

    与此同时,台阶上的李世民也是被罗元的这一句话给气笑了,让我陷入两难境地?连玄武门这么艰难的境地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能够让他被动?

    “呵!”

    “本宫倒是对于员外郎口中的事情好奇的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本宫今天还非要让你将这而这比较一番。”

    “说!你到底是因何事不愿为了天下百姓而前往山东,你若是实在比较不出来,那本宫以及在场的所有大臣帮你比较。”

    罗元看着高台上一脸冷笑的李世民,当即就知道自己与对方已经撕破了脸皮。

    这李世民真不是个东西,前天走的时候还一口一个贤弟,还说什么以后要大力培养自己;可现在呢?就因为自己和魏征那子无须有的关系,直接就对自己冷言相向,甚至撕破了脸皮。

    哼!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你不是要比较吗,我就让你去比较!

    “启禀太子殿下,这二者之间的臣实在是无法比较,更不敢比较。既然太子殿下有言在先,那臣就请问太子殿下,就是你的名声重要呢?还是天下百姓重要呢?”

    “还请太子殿下以及在场的各位大人,为下官解答一下。”

    罗元抬起头,嘴角掀起细小的弧度,带着一丝戏谑,朝着上面的李世民和在场的百官拱手恭敬地请教了起来。

    此刻,显德殿内瞬间就静了下来,百官们纷纷低下头不语,更不敢四处乱瞟。

    虽然他们不知道罗元为什么会提起李世民的名声,但他们能够想到和李世民名声有关的,就只有前几日的玄武门之变了。

    尽管他们之中对这场政变持有不同的态度,但这茬话可不兴乱接的,一个不好,怕是看不到今晚的月亮了。

    相比于这些低下头的百官,台阶上站起来的李世民却是脸色平静,只不过那双藏在袖袍中的双手已经我成了一颗紧实的拳头,双眼细眯的看着罗元,目光之中透露着一丝危险的气息。

    “员外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本宫的名声怎么了?”

    哪怕李世民说话的语气很平静,但依旧掩饰不了话语之间散发出来的淡淡杀意。

    在李世民的心里早已想好了,如果这罗元敢在这百官面前敢拿玄武门说事,那他针对这罗元的态度可就不仅仅只是打入“冷宫”这么简单了,而是直接给对方钉进棺材里了。

    在如此紧张的状态之下,罗元整个人依旧跟没事一样。他如何不知道玄武门是这李世民的禁忌?所以自始至终他都没想过拿玄武门来说事。

    不过他虽然没打算拿玄武门说事,但是李世民的态度让他很不满。

    咋滴?我啥还没有说,你就对我露出了杀心?

    想到此处,罗元也不再做样子,直接放下了双手甩到身后,挺起自己原本弯曲的小腰板,抬着头直接就与台阶上那居高临下的李世民对视了起来。

    “敢问太子殿下,世人都说秦王妃贤良淑德,太子与秦王妃之间相敬如宾,可有此事?”

    李世民听到罗元提起这事当场一懵,让他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不过既然这罗元提的不是玄武门之事,他也散去了心中的杀意,重新坐了下来。

    与此同时,殿上的百官也是擦着额头上的虚汗松了一口气,整个大殿内原本充斥的肃杀之气也在这一刻瞬间消散。

    “没错!”

    罗元听到李世民的回答没有丝毫意外,继续问道:“太子殿下是于三日前登上太子之位,并且昭告天下的吧?”

    “没错!”

    “据臣所知,按照我朝礼法,皇子册封为太子当日,其王妃也当在同一日被册封为太子妃,是也不是?”

    李世民听到这,大概推测出罗元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没错!可是···”

    李世民本想解释一番,却是直接被罗元给打断了。

    “可是秦王妃和中山王失踪,所以没有被册封,因而打算在人找回来之后再行册封之礼。况且册封事宜都是陛下说了算,你无法干预,是这样的吗?”

    “没错!本宫···”

    “太子是想说你已发布放榜寻找秦王妃和中山王,可是若迟迟找不到二人那又当如何?是不是这册封秦王妃为太子妃一事就此不了了之,还是说太子打算请求陛下另行册封他人为太子妃?”

    “本宫···”

    “太子殿下是想说你与秦王妃的感情情比金坚,坚如磐石,绝不会让陛下册封他人为太子妃是吗?可是为何太子殿下一定要等到将人找回来再让陛下行册封之礼,难道就不能直接请求陛下昭告天下,当着天下人的面册封秦王妃为太子妃?”

    “这样一来可以让有可能对秦王妃不利的人知晓,它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王妃 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太子妃,更是未来的一国之母,这样一来岂不是让那心怀不轨的心生忌惮,更让秦王妃而安全有了大大保障?”

    “二来也可以让世人知晓,大唐不仅仅只有太子殿下,还有太子妃,从而也证明了太子口中与秦王妃那坚如磐石,情比金坚的深厚感情,更是免得一些小人在暗地里诋毁太子,说太子是一个为了太子之位抛妻弃子,无情无义之辈,以往的贤良淑德,相敬如宾更是一场作秀,用来蒙蔽、戏弄陛下和天下人。”

    “秦王妃一事事关太子声誉和名声,臣身为大唐臣子,不能眼看太子犯错,更不能坐视不久的将来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蛊惑,败坏太子的名声,戳太子的脊梁骨。”

    “册封太子妃之事一日没有落实,臣万死,也一日不离开长安!”

    “臣的话说完了,还请太子与在场的诸位大人告诉下官,究竟是太子的名声重要还是天下的百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