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关陇贵族集团的反对

山野小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大唐:开局系统让我掳走长孙无垢最新章节!

    “没错,就是退!”

    “如今颉利大军在武功县休整,按照他们的速度,四天就能进入高陵,两天就能抵达泾阳,两天能够直达渭水北岸,遥望长安城,随时发起冲锋。”

    “那颉利不是想要长安吗?那我们就将长安给他,并且以此给他来个反包围,让长安成为他和他那十五万铁骑的埋葬之地。”

    “这八天的时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们可以分三步。”

    “第一,派出数支小股部队,在这一路上沿袭阻挠颉利大军进攻速度,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第二,立刻下达诏令,即刻起,长安所有人往立马往洛阳方向撤离,并尽可能的将一切粮草带走。”

    罗元刚刚说完第二点,还没等他说第三点,原本还一点期待的朝臣瞬间有一大份人立马开口反对,情绪那是十分的激动,就好像家里的祖宗快要活过来了一般。

    “住口!”

    “长安乃我大唐京都,岂可轻易迁徙?”

    “长安乃我大唐根基所在,怎可轻易舍弃?”

    ······

    罗元看着眼前这些激动不已的人,即便其中仍旧有一大部分他不认识,但是他知道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身上都有着关陇贵族集团的印记。

    别看着这些人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还不是为了自己。

    长安和洛阳虽然只相距不到八百里,但一个在关中,一个在关外,其政治意义完全不同。

    若是将都城迁到了长安,就等同于大唐的政治中心脱离关中,关中本位制被破坏了不说,还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一种信号,一种李唐要扶持山东打压关陇的信号。

    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身为关陇利益集团想要看到的,而这其中,自然也是包括了长孙无忌。

    对此,罗元则是懒得和这些人争论什么,目光径直朝着一旁的李世民看去,将这个难题抛了过去。

    此刻的李世民倒也没有和那些一般激动,在刚才听到罗元说迁都洛阳洛阳时,眼神之中更是浮现出一道精光。

    见罗元看向自己摊了摊手,他也是拿出了帝王的威严,朝着那些还在对罗元口伐的朝臣怒喝了起来。

    “放肆!”

    “你们看看你们自己,哪里还是一个臣子的样子,简直就如同那市井小儿泼妇,真是丢尽了我大唐的脸面。”

    “可是陛下···”

    “住嘴!你们一个个的到底在急什么?罗爱卿刚才不是说了吗?此乃三策之中的下策,这还没决定要要用哪一策呢,你们就不能听他把话说完?”

    “好了,罗爱卿,你继续说吧!”

    “不用担心什么,尽管放心大胆的说,谁要是再敢像刚才那般不论是非的打断你,朕就让他去应对颉利和那十五万铁骑。 ”

    “事成也就罢了,若是事败,朕非诛了他九族不可!”

    李世民这一吼,不仅让众人安静了下来不说,还顺带着训斥了他们两句。

    而后一边示意罗元继续往下说,一边警告着刚才那群人。

    在李世民的一番训斥和警告之下,这些人也都是一个个的闭上了嘴,纷纷朝着罗元怒瞪而去。

    对于这些愤怒的眼神,罗元全当作没看见,自顾自的说了起来。

    等他任务完成加载了那两颗肾后,回头就让雨化田查查这些人有没有长得标致的女儿或孙女。

    要是没有就查查有没有不错的儿媳妇或孙媳妇的。

    “之前我已经说了前两步,那接下我就说说这第三步。”

    “而这第三步无外乎就是征调关中所有大军朝着朝长安集结。”

    “当颉利来到长安之后,眼见长安无人,势必会将其占为己有,带兵入城。”

    “等他进入长安之后,我们便可以让关中大军将长安城团团包围起来。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可以将颉利困在城中,还能让其原本无往不利,战力强盛铁骑大军失去战斗能力。”

    “到时候,消灭颉利还不简单?这次颉利南下势必是带着整个突厥半数以上的精锐而来,只要我们将其消灭在这,那突厥我们还用再担心吗?最后还不是我们大唐囊中之物?”

    “那万一颉利要是不入城,反而带着大军朝我们追杀而来呢?那我们岂不是危险了?”

    “陛下,臣这可不是不论是非的打断。此事事关我长安城内五十万军民的安全,臣不得不有此一问。”

    罗元一说完,其中一名怒瞪着他的朝臣立马忍不住地又跳了出来。

    为了避免李世民误会,他还特地朝着李世民拱手解释了一句。

    “这位三品官身的同僚一把年纪了还能不耻下问,精神可贵。”

    “你!”

    听到罗元这么说,此人的脸色瞬间被气得通红。

    而罗元则是伸出手做了一个压手的动作,直接打断了对方的施法。

    “好了,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那我看着你行将朽木的份上便给你解释解释。”

    “颉利虽然多疑,但是看着眼前无人把守的长安,有着很大的可能会被这份天降的大力冲昏头脑,带兵入城。”

    “如果要是对方不入城选择朝我们追杀而来,那个时候我们怕是早就过了函谷关。”

    “即便没有还没过函谷关,我们也可以凭借潼关阻挡一阵子,等我们出了函谷关,便可将其大军放进来,然后将关隘封死。”

    “潼关到函谷关,地势崎岖,只有一条通道,通行尚可,但若是想让骑兵冲锋,尤其是颉利的那十五万铁骑形成战斗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潼关和函谷关是长安和洛阳之间的两处关隘,加上突厥人不擅长攻城,更无攻城器械,我们只需要派少量的人便可将其守住。”

    “如此一来,此情形不是还和之前的一样吗?”

    “而此计之所以为下策,其原因同样有三。”

    “其一,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颉利入了城之后关中大军是否能够即时将围困在城内;又比如长安百姓是否能够理解朝廷,配合朝廷迁徙等。”

    “其二,此计工程不小,耗时、耗力,更是耗财。”

    “其三,我们之中有一大半的人不配合,不愿迁都洛阳,哪怕是只为消灭颉利大军而暂时迁都。”

    “所以,此计虽有虽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消灭颉利和他那十五万铁骑,而后将突厥领地纳入我大唐的疆域之中,但是此举却有九成九的可能实施不了,即便实施起来,最终也只会得到一个失败的结果。”

    “因而此计,是为下策。”

    听完罗元整个计划,李世民十分认可地点了点头,此举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颉利消灭,还能顺带将突厥这个大唐的强敌消灭,将其广阔的领地纳入到大唐的板块之中。

    作为一位有着雄心的帝王,开疆扩土,无不是心中所愿。

    而且如果能够将大唐的都城迁到洛阳,迁到他那天策府所在,那他就能进一步摆脱关陇的束缚。

    若是可以的话,他很想用此计的,可终究这也只能想想。

    毕竟罗元说的一点也没错,关陇贵族集团是不会容许他这么做的。

    即便他可以不顾一切的强来,其最终的结果也只有失败这一种可能,而且最后所造成的后果,那更是无法想象的。

    唉!

    可惜了!

    李世民在心中惋惜地叹了一口气,而后抬起头重新看向了罗元。

    “罗元,正如你所说的,此举耗时耗力也耗财,再加上长安是我大唐的中心,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舍弃的,即便是暂时也不行。”

    “所以,你还是说说其他两侧吧。”

    在绝大多数朝臣的注视之下,李世民终究没有采取此计,这让那些神色紧张的人纷纷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