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门(一)

小漫儿呀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棠门最新章节!

    棠门是个不可说的秘密,可以说它是个不受任何管制的门阀世族,说它江湖第一门派也不为过。

    没有人知道棠门在哪。有人说它在四海八荒的一荒,天涯海角的一角,千山万水中的一山中。

    我是棠涫,在棠门中有些名气的宗主。我不喜欢受人管束,在前几年,杀了前任宗主,自己便当了宗主。有人说我欺师灭门,自然也有人反唇相讥。

    我傲睨自若,别人对我看法从来是置若罔闻。因为,我知道他们没有权利指责我。

    我喜爱红衣,便让整个棠门的人穿红衣。当然也有不穿红衣的。

    我喜爱俭素的仙鹤簪,不喜欢奢华糜烂的黄金银饰。

    常年佩戴面纱或是面具示人,没有人知道我长什么样子。有人说我丑的不可见人,也有人说我身居高位不易以真面目示人。对我来说,这两类人有何种不一,说辞左右不过是逢场看戏,不偏不倚。

    我不喜欢杀生。但,在这里,我没有选择。你不杀别人,别人就会来杀你。我高傲的性子无法说服自己成为一个被人宰割的小绵羊。

    传闻说我武功高强,剑术了得。可我不过只是聪慧了些,便让那些个夸赞我的传闻流淌了棠门几十年。

    我身边有一侍女叫棠清,按棠门宗谱所起,每一任宗主都为自己身边的人重新排字起名,她是“星”字辈。

    每任宗谱都会有字辈,宗谱有“大、空、星、灿、风、”,我是空字头,只有在宗门有些地位的人才可以拥有字号。宗主之下有长老还有门主,门主之下还有堂主,堂主及堂主以上才有字号,剩下的人一律为风字辈。

    这其实是一种等级尊卑,让每个人认清自己的身份。

    我是棠白的弟子,他是大字辈。

    棠门的规矩数不胜数,比如:大清早的宗主要去棠门宗祠去跪一时辰,请求每代宗主的庇护。宗主要操心很多事务。

    我将门中大权揽于一身,我擅长练毒,喜欢养些最毒不过世间的毒物毒蛇。

    棠清每回都会劝我少养些毒物,万一哪天伤了自己。我冲她淡淡一笑,不过是过于担心了,小小毒蛇还伤不了我分毫。

    棠清是和我一起通过宗门之选的宗族子弟,我们常年生活在一起,在这偌大的腥风血雨中相互依赖,报团取暖。

    棠清手巧,每日会我做不重复的糕点和好看又好吃的菜。

    我喜酸也喜辣,棠清都是知道的。不过我这些年忙于游山玩水,游戏人间的,也忘记关心于她了。

    我今日便又要出门,棠清为我更换了衣服,今日的红衣多加了些金丝的绣花边。我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穿起来合身不浮夸,便和棠清夸赞了这绣娘的手艺不错。

    棠清为我整理衣服,一边笑盈盈的对我说:“涫,这是我绣的。不过得到了宗主大人的认可也不错了呢。”

    我让棠清把面纱给我,遮住了眸以下的容貌,遮去了姣好的容颜。留下一副深不见底却动人心魄的黑眸。

    我侧身照了照铜镜,乌黑锃亮的头发和红衣凸显气质不失光彩。

    “阿清,我们走吧。”红衣随着我转身出门的瞬间,飘然转起,红色,是那象征王者的颜色。

    我走到了棠门通向外面的悬崖处,高处不胜寒的万丈悬崖,连绵起伏的连山和绿油青葱的花草树木。我纵身一跳,棠清紧跟随着。

    跃下的瞬间,风吹扬着我的发丝,把我面纱吹起,露出了红唇。

    我和棠清的轻功在棠门里是数一数二的,这难度不大。便轻松的落在地面上了。

    要是一般的弟子,从那崖处跃下,再从地面上去。只能依托折纸伞为自己搭建向上攀爬的台阶。这也是及考验轻功的。

    顺着山下的小路走着,沿途风光也是让人心情十分的欢愉。

    上京城离这不远,走一段便是了。

    京城里卖的东西层出不穷,也是新奇的很。但这些我都不是很感兴趣,我走进了一家叫梨香楼的地方,是个唱戏说书的地方。

    或许是我穿的显眼,这里的老鸨就出来招呼我,说:“姑娘这边请。”

    我笑了笑,一路上老鸨在前引路,用着她那尖锐又浮夸的嗓音说:“姑娘啊,我们这上了许多新戏,我们这的荼锦姑娘戏唱的那是真好!您看.....?”

    我轻佻的看了这老鸨,手中拿出了一块分量十足的银锭子,老鸨的眼睛直愣愣的看着,手不自觉的伸出来想接住。

    我轻轻的放在老鸨手里,眼睛里充满不屑。我跟着老鸨说让荼锦姑娘好好唱,唱完了还有些喝茶钱。

    老鸨眉开眼笑,笑着说:“这姑娘出手阔绰,姑娘气质不凡,是个人物。”

    我目视前方,嘴角勾了勾。她这番说辞不错,我确实是个人物。

    这荼锦姑娘长得倒是清秀,我看了看四周的来客,大约都是些衣着不凡的官宦子弟,想必这些人冲着这荼锦姑娘的容貌所来了吧。

    荼锦姑娘唱的曲子我没听进去多少,阿清听的倒是仔细。

    我轻轻敲了敲桌,说:“阿清,茶好喝吗?”

    阿清笑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茶还好,只是这戏是您花了好些个银子点的,不听听浪费了。”

    我低头笑了笑,阿清说的不错,的确是铺张浪费了些。

    一曲终毕,台下想起了风暴般掌声,荼锦姑娘欠了欠身便要拿着琵琶下去。

    突然有一官家子弟在台下好无聊的说:“荼锦姑娘这戏可正宗?师出于谁,从于谁,哪派的戏?”

    这荼锦姑娘放下了手中的琵琶,向前走了几步对那官人子弟说:“正不正宗我不知道。这既然在梨园唱的戏,便是这梨园戏,至于哪派,便是梨派了。公子,我还有戏排练,先退下了。”

    我倒是欣赏这荼锦姑娘的不卑不亢,若换做平常的戏子,恐是巴结的不得了。

    阿清在一旁说:“宗主,我倒是听咱们门下的子弟说这上京城的荼锦姑娘已有心仪之人,但那人似乎是个位高权重的人。”

    “那荼锦姑娘倒是挺火,都传进棠门了。”我不以为然的说着。

    天色也渐渐暗了,只是那夕阳拖着我这长长的身影,橘色的光撒在这上京城,我抬头望着这楼宇建筑映在夕阳落山上,美得像幅画。

    我顺着向夕阳的方向走,企图想触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