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隐忧

故纸出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黛玉另嫁最新章节!

    贾母也好王夫人也罢,都忘记了病中的贾赦,倒是贾赦本人,打那天隔着窗子听说王夫人谋算着爵位一事,着实放下了一桩心事。心病一去,贾赦就渐渐好了起来,到了四月十八这天,他甚至能在贾琏的搀扶下以母舅的身份接受陈雁礼了。

    虽然林黛玉不能跑去观看,只能隔着重重院落听着外面的炮仗声,但是这并不妨碍紫鹃、雪雁、春纤等丫头们跑去贾赦那边观礼,更不妨碍她们回来叽叽喳喳地说给林黛玉听:

    “姑娘,姑爷看着跟宝二爷有些像,也是圆嘟嘟的脸,圆圆的眼睛,倒是脸色比宝二爷红润,身量也比宝二爷高些,生得好生和气的模样。”

    “是啊是啊。穿着一身石青色的衣裳,可精神了呢。跟宝二爷完全不一样。宝二爷遇到今天的大日子,必会穿一身大红的。”

    紫鹃一听,立刻瞪了雪雁一眼。

    林黛玉道:“二哥哥今天也向宝姐姐家陈雁了吧?”

    雪雁道:“可不是。我们顺路也去看了,宝二爷今天穿了一身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显得唇红齿白,好生俊俏的模样。我们姑爷却是另一种风格,就是不用那鲜艳衣裳衬托,人也是精精神神的。”

    林黛玉听了,粉面微红。

    她大概明白雪雁的意思了:她的未婚夫杨琛虽然年轻,也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可是身体状况比贾宝玉好很多,不像贾宝玉这么娇弱。

    一个人,活在世上,健康的身体是本钱。

    杨琛的身体好,对于她,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至于衣裳富贵不富贵,林黛玉无所谓。其实对贾家的财政状况,她也很清楚,也曾经私下里跟贾宝玉说过,只是贾宝玉根本就是个石头,完全听不进去她的话。而她的未婚夫,既然不像贾宝玉那样,喜欢艳丽华贵的衣裳,是因为生性简朴,还是因为量入为出呢?

    看了看这些日子杨琛让秦妈妈送进来的一匣匣小东西,林黛玉的心重重地偏向了量入为出。

    春纤笑嘻嘻地道:“姑娘,说起来也巧呢。太太素来是最疼宝二爷的,因此不想在这陈雁上亏待了宝二爷。可是这婚期紧,之前又全无准备,一时半会儿哪里去找现成的鸿雁?琏二爷被记得没办法,只能找上方家,花了一千两银子,这才从方家挪了一只大雁来。”

    “竟有此事?”

    “这还有假。我们方才观礼的时候,就听见后头有妈妈在说,姑娘跟宝姑娘可真是,也说不清是善缘还是孽缘。一起在这府里住了这许久,被人比较了这么多年,如今要出阁了,男方送的大雁还是同一家出来的。将来还不知道如何呢。”

    紫鹃和雪雁双双喝道:“春纤!”

    紫鹃和雪雁知道林黛玉向来敏感,连忙道:

    “姑娘,您和姑爷一定会恩恩爱爱的。”

    “是啊是啊,姑娘。杨家家风好,杨家老爷太太也是个有成算的,您嫁过去,一定顺顺当当的。”

    林黛玉含笑点了点头,没说话。

    人人都知道林黛玉诗文好,却不知道林黛玉在数术上也是一把好手。别人都当她是腼腆小姐不知道这经济账,却不知道林黛玉是因为客居贾家因而保持沉默而已。

    别的不说,就说贾家的入不敷出。林黛玉一个深闺小姐,又不像探春,管过家、看过荣国府的账本,但是她还是根据父亲的藏书和种种迹象推断出贾家入不敷出许久。

    一个家族,如果是连续多年入不敷出,那就意味着出了大事。

    没有人比林黛玉更清楚这一点。

    林如海留下的藏书里,就有本朝国法及相关的书籍。林黛玉有细细地读过,她知道国朝官员俸禄菲薄。所以,国朝官员靠什么养家糊口?靠灰色收入,收受贿赂。

    也就是说,在国家俸禄如此菲薄的情况下,朝中文武大臣还能活得体体面面,就是因为他们有灰色收入并且收受了大笔贿赂。

    这里是否合法,尚且不论。但是,一个贵族家庭过去每年都大肆收受钱财,因此养成了骄奢的生活习惯。结果,有朝一日,忽然收受不到钱财了。

    那就是不祥的前兆。

    如果说,贾家最开始的入不敷出是因为贾代善故去,新一代的贾家家主失去了实权只剩下了虚衔的话,那么现在,贾家还在入不敷出,那么,贾家的问题就不止一个了。

    以前林黛玉还小,因此只是看在眼里,如今细细回想,李纨和王熙凤虽然形式不同结果却一般无二的敛财,还不是映照了贾家的穷途末路?

    如今她要嫁出去了,若是杨家坚持,只怕从她进入杨家的那一刻起,她就要跟贾家一刀两断了。

    林黛玉舍不得贾母,却知道自己无能为力,同时她也为薛宝钗惋惜。

    宝姐姐,到底知不知道这个呢?

    林黛玉其实很清楚,贾家若是蒸蒸日上,贾宝玉的婚姻就成了贾家一项很重要的筹码,无论是父母双亡的她,还是家族江河日下的薛宝钗,都不可能成为贾宝玉的妻子。也只有贾家江河日下,贾宝玉才有可能从她跟薛宝钗之中挑选妻子。

    而她,托了父亲的余荫,另嫁良人,只可惜了薛宝钗,眼看着就要填进这赫赫荣国府里了。

    想到薛宝钗这几年待她的情谊,她终究心有不忍。只是她什么都不能说。

    因为薛宝钗的婚姻,不是薛宝钗自己能决定的,更不要说她林黛玉了。这种话,她说出了口,也只会徒增薛宝钗的烦恼。

    还有贾母和王熙凤,她们使劲儿地贴补她。这件事她已经写信给杨琛了,就是不知道杨家是何反应。

    就在林黛玉满腹心事的时候,就看见秦妈妈带着个仆妇打外面进来,那仆妇的手里还拎着一个食盒。秦妈妈进屋之后,先见过林黛玉,然后送上了一封信。

    依旧是杨琛的回信,杨琛在信中道:

    “……贾家诸事,余亦知晓,已告高堂。父云,妹之妆奁,贾家之后路。妹收之无妨。”

    “……外朝诸事,不便着于笔墨。”

    “……妹妹安心,万事有我。”

    “……随信附上桑葚、杨桃若干。谨请妹妹妆安。”

    信中还说了一些准备陈雁礼的趣事,还含蓄地提醒林黛玉,自己最近又长个子了,给他的衣物不必太过精细,毕竟结婚之后他就是大人了,不宜穿太过华丽的衣裳。

    林黛玉读着这封信,嘴角却忍不住勾了起来。

    她最担心的就是皇帝要收拾贾家。若是杨家忌讳,示意她拒绝贾母给她预备的东西,那就说明贾家的情况很不好,所以宁可贾家不为她准备嫁妆。既然杨家说了,贾母和王熙凤给她的东西,她只管收下,这说明贾家的事情并不严重。

    如此,她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