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

临兵列阵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红楼]纪王妃最新章节!

    从凉州赶回京城,既是走得比来时要快些,毕竟不是行军,人少,轻装简骑,除了一辆马车和随行的人外,也还是花了半个多月才赶回京城。

    夜正深,马车辘辘,到了纪王府门前时,王府门口的门房还在打瞌睡,这天寒地冻,点了一盆炭火在旁边,身上裹着厚厚的袄子,一坐下来就想打瞌睡,更何况这会儿已经过了深夜,再天大的事,这会儿也进不了城了。

    城内可是有宵禁的,可谁也没想到,这纪远澜和黛玉还真是深夜进了城,直奔王府。

    “困了?”纪远澜看着黛玉,忍不住问道:“早知道这样,就不该听你的,连夜赶路,应该在城外住一晚在进城,至多不过耽误一晚上而已。”

    闻言黛玉摇摇头,又听得纪远澜的话,瞪他一眼,“原本就是要赶回来的,何况时间急,哪有到了家门口还在外面住的道理。”

    “是是是,王妃说的是,那现在等着王府的门房醒了才能进去。”纪远澜掀起帘子往外看了一眼,丁案已经上前去敲门,黛玉见状不由得轻笑了一声。

    紫鹃在马车内,看着黛玉的脸色,又把她身上的衣服拢好了一些,生怕她冻着。

    从凉州往京城来,这一路上可算是风平浪静,什么事儿都没发生,比去时要好不少,可去时天热,回来时天寒地冻,途径的地方,有些还有一层厚厚的雪,马车行走起来不便,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好在,总算是在三月初十回到了京城。

    正抱着手炉呼呼大睡的门房听见外面的声音,不由得楞了一下,还以为是在梦中,正呆坐在原地,又听得猛地一阵门环敲动的声响,连忙爬起来。

    “来了来了!大半夜的,这是谁在敲门,吵人睡觉啊!”

    门房一边嘟哝着一边去开门,谁知刚一开门,吓得不轻,又揉了揉眼睛往丁案后面看去,差点吓得坐在地上,“小、小王爷回来了!”

    这一嗓子嚎得整个王府全醒了,跟着就是一阵乒乒乓乓作响,各个院子的灯都亮了起来,刚睡下的、睡得正沉的,也全都顾不上睡,全挤到了前厅等着听吩咐。

    黛玉从马车上下来时,纪远澜在一旁扶着她,两人刚走上台阶,一道身影已经从王府里奔出来,跑到黛玉身边,亲近的拉住她的手。

    “你们可算是回来了,这一走,快一年,你们再不回来,我都想去凉州寻你们了,可有出事?”

    “韵安!”黛玉惊讶的看着纪韵安,“你、你这打扮要是换作其余人看见肯定惊讶,平日艳绝无双的郡主居然这般不拘小节。”

    纪韵安闻言没好气的看着两人,“还不都是听说你们到家里了,这才急急忙忙的出来,要我说,你们俩要么早些回来,要么晚些回来,偏巧赶在夜里回来,这城门宵禁,你们能进城,肯定是靠着我哥手里的令牌了吧?”

    说着看向一边的纪远澜,兄妹两人眼神对上,倒是不需要说话也能明白对方的心思。

    纪韵安想着想着不由得有些委屈又想哭,这两人离开了这么长时间,纪远澜看着黑了不少,而且眉目间可不像是从前那样,多了些锋利,黛玉瞧着倒是并无多大变化,可这一看,怎么倒像是有些瘦了。

    “你看上去怎么瘦了些?好在回了家,可以好好地补补,保证一个月就能养回来。”纪韵安拉着黛玉往里走,探过头看向纪远澜,“你明日一早是不是还要去给皇上复命?”

    “恩,我们先回来,其余人还在后面,这回打了胜仗,自然是要回来领赏受封的,也只能在京中待到五月便要回去。”

    “这么快!”

    那岂不是只能待两个月就要回去了?纪韵安才高兴了没一会儿又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扁着嘴,不悦道:“怎么这么快就要你回去,皇上也太心狠了一些,真是——”

    “你这话可别让其余人听见。”纪远澜无奈摇头,看着纪韵安,“那你和小侯爷的事情可算是定下来了?朱泾倒也是个不错的,只要收敛了性子,日后未必不能成事。”

    黛玉笑看向纪韵安,他们正要从凉州出发时听到了这消息,吓得不轻,不过既然永康王和王妃都觉得可以定下这门亲事,那肯定不会有错。

    朱泾再如何,那也是自幼习武识字,而且又是宗室,在京城里那也算是有名声,尽管从前和纪远澜不对付,但多半只是想要争个高下,还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更别提其余的了,这回能和纪韵安定下来,多半是因为收敛了性子才会这样。

    从纪远澜的情报那儿,朱泾的确是收敛了不少,而且一下上进,还得了皇上的赏识。

    “你们消息灵通,不过他那人,好赖还是算得是个人。”

    “有你这么说话的?”

    “怎么了?我这么说话又不碍着谁,在他面前我也这么说,他不也受着了。”纪韵安说完,脸上的笑藏也藏不住,“要他有异议,我才不嫁他。”

    得了,人家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说服不了谁,亏得是这样,也就是各人姻缘有各人的姻缘,哪里能都一样。

    三人走到前厅外,便见永康王和王妃站在那里,黛玉和纪远澜一怔,对视一眼走上前,“见过父亲、母亲。”

    永康王妃眼眶发红,看着两人完好无损的站在那里,什么功名利禄都比不上这两人平安无事的从凉州回来。凉州一战,他们在京城听着前线传来的战报,心惊肉跳,更别说瘟疫的事情,吓坏了永康王妃,连着在佛堂念了好几日的经,只求两人能平安。

    上前一步扶着黛玉和纪远澜,“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时辰不早,赶紧去梳洗先睡下,什么话,留到明日再说。”

    “你们也快回去歇下,大半夜的还惊动你们一块起来,韵安,还不扶父亲和母亲回去歇息。”纪远澜看着面前的父母,朝永康王点了一下头,“这回我可没丢人,凉州一战大捷,这往后,可能安生好一阵子了。”

    永康王笑着点头,“你这小子,长大了。”

    父子俩的话题永远都是这样,一切尽在不言中。

    纪韵安走上前,扶着永康王妃,“母亲你就放宽心,既然回来了,那就是好事,什么话,明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再慢慢说。”

    “恩,快些歇下,这时辰了,一路赶回来,肯定累坏了。”

    “知道了,母亲你也快去歇着,我们这就回院子了。”

    送走永康王和王妃,纪远澜和黛玉对视一眼,不由得笑起来,边上丁案和紫鹃才和管事那边安顿好跟来的随从,见两人往听阑馆的方向走,也跟了上去。

    紫鹃伺候黛玉梳洗,黛玉看着紫鹃,不由得道:“你说雪雁不会想着想着觉得我们丢下她不管了吧?”

    “可当时姑娘你问她的时候,她可是答应了,而且——顾小少爷也离不得她,顾小少爷年纪尚小,这一闹起来,顾将军未必能照顾周全,好歹雪雁也照顾了好几个月。”紫鹃替黛玉拿下头上的珠钗,“我们不也要回去的吗?”

    闻言黛玉点点头,想起来时的事情,不由得轻叹一声,“不过还有三妹妹在,雪雁倒也不是谁也不识得。”

    “正是,翠墨从前也是园子里的,去周将军府,说不定也能说上话,你就别操心了,我看你这一路上有些不舒服,要不要明儿请个大夫来看看?”紫鹃看着黛玉,“郡主说得不错,是瘦了。”

    “哪有那么金贵,只是太累了而已,休息几日就好,而且真要是病了,你还能瞧着我安安稳稳的坐在这里吗?哪回病了不是直接卧床休养?”黛玉拉下紫鹃的手,“上回去凉州时正好赶上严嬷嬷身子不适,这回可算是能把她一块带过去了。”

    紫鹃点头,“是,姑娘谁都惦记着,就是不惦记着自己。”

    嗔怪的看一眼紫鹃,黛玉起身走到床边,那边纪远澜也进了门来,紫鹃见状便朝两人点了点头退出房间。

    黛玉刚坐下就让纪远澜搂着钻进了被子里,两人窝在一起,黛玉让纪远澜的动作弄得笑出声来,在纪远澜肩头寻了个位置靠着。

    这次回来,明日在家里陪着永康王和王妃,后日得回一趟林府,然后还得抽个空去一趟贾府,竟然是也闲不下来。

    除了这些事情外,她自然得回林府去帮个忙,毕竟如今林文晋只有刘氏在操持事情,成亲,尤其是迎娶别人进门,事情可多着,她能去帮上一二也好,只是担心永康王妃觉得她太过操心。

    “想什么?”

    “在想我得去帮婶婶,哥哥成亲,要忙的事情不少,府上只有婶婶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这事儿,虽说有其余人跟着操办,到阮家那边怕是觉得林家人太少,竟是来操办婚事也抽不出来,姑苏那边离得远,能来喝杯喜酒已经是舟车劳顿,哪里还能劳烦他们。”黛玉说着抬眼看向纪远澜,“你说,母亲会让我去吗?”

    纪远澜失笑道:“怎么?还担心这个了?”

    “我怕母亲觉得我太劳累,倒不是别的。”

    伸手轻抚着黛玉的背,纪远澜摇头道:“放心,母亲说不定会和你一块去,这逸之的亲事,母亲也有功劳,所以,你莫担心了。”

    黛玉点点头,靠着纪远澜,还想再说什么,只觉困意上来,便顾不上说话,没一会儿便沉沉的睡去。纪远澜听着平稳的呼吸声,摇头失笑,在黛玉额上亲了一下才放心睡下。

    第二日黛玉陪着永康王妃在花园里散步,纪韵安也陪在一旁,三个人有说有笑,黛玉把凉州的事告诉他们,挑了些平日里的趣事,吃的用的、说的话因两地不同闹出来的笑话,纪韵安听得津津有味,结果轮到她这里全是在问她和朱泾什么时候竟然还有了往来。

    “你这孩子,嫂嫂问你话,你不说?”

    “什么呀,嫂嫂这是在问我话吗?分明是想看我笑话。”纪韵安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撇嘴道:“我看你们都是瞧着我好欺负。”

    “你看看这孩子。”永康王妃无奈摇头,“再过阵子也是要成亲的人,还这么孩子气,到了侯府,我看你这模样,得招谁喜欢?”

    黛玉笑看着纪韵安一脸语塞的表情,笑了一下。

    “韵安天真烂漫,哪里会有人不喜欢?”

    “可算是说对了话。”

    纪韵安话音才落,外面紫鹃见着一个小丫鬟急急忙忙走来,听她说了两句话便脸色大变,看了一眼亭子里的人,连忙走上前。

    掀开厚重的幔帐,走到黛玉旁边。

    “姑娘,贾府那边有人来了。”

    声音不大,却刚好几个人都能听见。永康王妃和纪韵安对视一眼,倒是不惊讶紫鹃的神情,她们都在京城里,自然是听闻了一些事情。

    但念在黛玉刚回来,却也没提这件事情,毕竟,贾府那地方,从前黛玉在那儿吃了不少苦,偏偏永康王府是个护短的地,谁都护短,自然不愿意黛玉和贾府再有什么关联。

    “怎么了?”

    “老太太说是快不行了,让你去一趟。”紫鹃说完这话,看着黛玉,黛玉瞬间脸色变了变,坐在那里,好半晌才回过神来。

    扶着紫鹃起身,黛玉看着对面的永康王妃和纪韵安,“母亲,我……”

    “让紫鹃和丁案陪着你去,我们这时候去倒是不便,想必老太太是有话要和你说,待会儿子瑾回来了,我让他过去贾府接你。”永康王妃说完这话,起身吩咐身边的丫鬟,“去让人备轿子,再去库房里拿两只上好的人参一块带着。”

    “是,奴婢这就去办。”

    黛玉看着永康王妃,说不出话,半晌才点点头,“多谢母亲。”

    纪韵安看着黛玉,欲言又止,让永康王妃看了一眼便只是点了点头安慰道:“嫂嫂你别担心,老太太本也年纪大了。”

    闻言黛玉吐出一口气,这才算是彻底回过神来,朝着两人点了点头,“这会子来人,怕是着急,我先过去看看,便不陪着母亲了。”

    说完这话,扶着紫鹃快步离开花园朝外走去。

    到了贾府时,黛玉从轿子下来,顾不上其余,飞快往老太太院子里走,一路上的丫鬟婆子和小厮见着黛玉,满脸惊讶却又不敢上前。

    谁都知道黛玉如今的身份,别说是阻拦,连多看一眼都生怕会让人误会。

    走至院子里,已经能听到里面的哭声和说话声,黛玉停下来,看向身边的紫鹃,“怎么到了这时候,我这心里,全是说不出的滋味?”

    “姑娘是什么心肠?怎么可能不难过?这……先进屋吧。”紫鹃看着黛玉,见她眼圈泛红,伸手扶着她往里走。

    刚推开门,便见鸳鸯站在那儿,又见着莺儿也在,想来,荣国府上下都在这儿。

    鸳鸯和莺儿见着两人也是一怔,黛玉顾不上别的,直接绕过屏风走到了里间,瞥见床前守着的其余人,喃喃开口道:“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