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285章秉忠贞之志

意元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三国之顾盼生辉最新章节!

    夏侯竞嘴角抽了抽, 秦无道:“先时娘子的五千部曲都是识字的, 而且都是元直所授,我看他们也学得挺好的。”

    听着秦无这话, 夏侯竞道:“娘子是知道的, 家里那些个不愿意识字的人不少。”

    所以说, 夏侯竞担心的不是兵,而是曹家跟夏侯两家的郎君。

    “不学就不学,考试不过关该怎么罚就怎么罚。”曹盼还能制不住这些个二货?老老实实的照曹盼说的做那还好, 犯了曹盼手里,呵呵……

    曹盼看了夏侯竞一眼, “如今我的手里头差什么知道吗?”

    被这么问的夏侯竞想都不想地答道:“武将。”

    文臣谋士曹盼已经不少, 足以供应, 然而武将却太少。秦无算是一个,夏侯竞也算, 但是除此之外,没有了。

    “王永如何?”秦无提了一个人名, 那是早先曹盼身边的部曲, 千户之列, 曹盼道:“也罢, 最近战事初歇, 我是该好好的挑挑人了。”

    言外之意会从手底下的人里挑出她要的人来。

    “曹家几位将军,还有夏侯家的几位将军,皆可用之。”武将曹操是不缺的,曹家也罢, 夏侯家也罢,那与曹盼是有情谊在的,曹盼这个晚辈要跟长辈讨点什么,他们也一定会给。

    曹盼道:“你是让我挖我阿爹的墙角?”

    贾诩面不改色地道:“娘子的都是丞相的,这丞相的……”

    “我的都是阿爹的,阿爹的还是阿爹的。”曹盼这么将与曹操的关系说白了,贾诩噤声了,曹盼还真是足够理智。

    难怪曹操能那么放手的让曹盼做,哪怕到了如今曹盼拥有这诸多兵马,她也依然不骄不躁,心性坚韧,不曾因有所得而忘性,好!

    北地由曹盼镇守,她又与匈奴来往密切,所交换而得的马匹后续陆续地送到曹操的手里,只是许都再次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曹纯病逝。

    利川之败,虎豹军折损过半一事成了曹纯的心病,纵曹操不怪,他却还是过不了心中的那道坎,一念成疾,药石罔效,终逝!

    曹盼轻轻一叹,曹纯擅战,甚得人心,他这一去,于曹氏是极大的损失。

    当然与之而来的还有虎豹军统领一职由谁接任的问题,不过这是曹操该操心的事,曹盼还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吧。

    墨问归来之后,曹盼除了亲自练兵想从中选出得力的武将,几乎与墨问扎头研究稻种,无论如何,目标都是两季的稻种啊!

    稻谷生长的周期短,一年两季,那增加的何止是一半的粮食。

    墨问一开始就是因为此事叫墨瑶带过来的,如今他得了诸多师兄弟的帮忙,这进度自然是十分有效的。

    “这一年用的都是新稻种,秋收之后娘子且看收成。”研究成了就投放,墨问佩服曹盼的胆大,他也牢牢地盯着田里的,甚至是研究处的所有稻种,半点不敢马虎。

    曹盼在等着秋收,而益州之中,诸葛亮不仅让世族服服贴贴地供应粮需为百姓所食在而作赔罪,也从各世族中选了得力的人荐入刘备的麾下,供以刘备差遣。

    更将益州山中的流民招降纳入军中,自然是叫刘备的兵力大增,但是刘备同样防备地与诸葛亮道:“这些人受曹盼之恩,来日是否会成为隐患?”

    “知恩图报之人才是主公要的人,所谓恩,难道不是更看我们怎么做?主公以为,我们不如她?”诸葛亮的话带着前所未的犀利。

    刘备昂头挺胸地道:“当然不是。”

    “我们若是容不下他们,只会逼得他们投奔曹军。”诸葛亮这句话再丢了出来,刘备完全不再迟疑。

    不过是争人争心而已,他刘备有何惧之。如今的益州是归他所统。

    怀着这样的想法,刘备吩咐道:“此事还需军师筹谋。”

    人是诸葛亮招降来的,想必诸葛亮对于后面要如何安排这些人都有数。

    “主公放心。”既为谋臣,当思为主之事。

    “主公,小公子来了。”外头传来了赵云的声音,刘备道:“子龙也一道进来。”

    那日孙尚香带着刘阿斗意出益州,赵云赶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刘阿斗带了回来,至于孙尚香已经归了江东。

    刘备并不见伤心,孙尚香再美,一个心不在他身上,又想要将刘阿斗带到江东的人,刘备又怎么会还想着念着。

    “主公。”赵云大步走了进来,一个婢女抱着刘阿斗,刘阿斗见到刘备唤了一声父亲。

    “好!”刘备伸手就要抱过刘阿斗,他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后继有人,心中的大石落了一半,当然是高兴的。

    赵云道:“那弓长已经死在了汉中。”

    弓长是何人在场的人都知道,刘备轻轻一叹道:“如此好手,可惜了。”

    要知道弓长的弟子可是险些取了曹盼的性命呐,如今这样的人死了,再想杀曹盼太难了。

    “不过汉中传来消息,弓长将箭术的心得留给了孙侯。”汉中的事曹盼并没有让人刻意的封锁,当日那么多的人,这些话当然会传出来。

    刘备听着眼睛一亮,“如此说来,岂不是有可能再出一个弓长?”

    赵云道:“云与曹娘子交过手,云征战多年独遇曹娘子这样的人而已,想必她能将弓长射杀,纵江东得了箭术的心得,也难以超越。”

    这是对于曹盼的极高认可啊,刘备轻轻一叹,“罢了罢了,与其想着旁人,倒不如靠我们自己强大起来。”

    自己强大才是最最可靠的,靠着别人,孙权又是可靠的吗?

    诸葛亮道:“今战事初歇,我们当务之急是要迅速的安定内部,收拢民心,安抚百姓。”

    “军师所言甚是,民心若定,益州何畏于人。”刘备顺着诸葛亮的话说来,信心满满。

    随着世族的安定和流民的归附,刘备在背之芒已被拔掉,他当然是高兴的,又得诸葛亮全心辅佐,他这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也可以复兴汉室。

    如此时光匆匆,不知不觉两年已逝,这两年来,曹操的兵马依然倾注于孙权,江东自周瑜逝后,大都督一职由鲁肃接任,鲁肃亦不可小觊,几次与曹军交战,两方各有死伤。

    而最叫他们防备的曹盼在这些年来,无声无息的蚕食着以凉州上庸之始,一郡又一郡的军政大权,这自然是由曹操默许的。

    慢慢一点一点的来,眼下雍州、幽州、冀州之地,均已被曹盼比照上庸郡而控之。

    世族们当然也是反应过来,但是比起曹盼亲自攻下的城池来,对于这些世族曹盼要温柔得多了。

    首先拆坞堡曹盼是亲自去说明的,你们家我是没有要拆的意思,然而你们的坞堡建得不太像家了,倒是跟城门差不多了,你们觉得城中之城合理吗?

    还有你们的部曲,自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以镇压各地起义,非常之时以非常之手段。但如今各州已定,民乱已平,诸位的部曲是不是也该归公了?

    不归啊也行,你们要兵是做什么?正常人都知道,兵是拿来造反的,你们想要造反是吗?

    面对曹盼带来的黑压压的部曲,谁有胆子应一声是!

    曹盼是先礼后兵,能好好说的把坞堡拆了,部曲充公当然是极好的,若是不能,呵呵,曹盼一点都不介意跟他们打一仗。

    她是不怕,世族们都要怕死了,纵然知道曹盼拆他们的坞堡,缴他们的兵马会让他们变得无力反抗,但是如果不让曹盼拆坞堡,缴部曲,他们立刻就成死人了。

    欺软怕硬是人的共性,自雍州开始、幽州、冀州之地,迅速的被曹盼拆了坞堡,部曲全部充公。

    地,曹盼倒是没动世族们的,回过头招集兵马一声开荒,反正荒地不少,开辟出来分给百姓也照样可以。

    如此一来,其他各郡都极其恐惧,生怕曹操一个抽风就让曹盼来接手,拆坞堡或是收部曲什么的,世族们是极其不愿意的,再不愿意,除非你想叛,否则都不能动啊!

    在他们战战兢兢之余,朝中以董昭为首之人请奏曹操进爵国公,帝赐九锡,以彰显曹操之功勋。

    荀彧反对以进言,“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贾诩听说消息后立刻寻了曹盼,“你要立刻回许都,此时你归之或可救荀令君一命,否则……”

    已经入冬的北地冷得可怕,曹盼道:“我知道了师傅。”

    贾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荀令君与我们不一样,他是一个君子,真君子,他一生周旋在丞相与汉室之间,费尽心力,如今……唉!”

    一声之叹息既是对曹操的了解,也是对荀彧的。

    “你要劝服丞相,如果可以,也劝荀令君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这天下,大势所趋,无人能改。汉室,早已是过去了,纵然他以身相侍,也改变不了。”

    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多少人知道,难道荀彧他不知吗?

    曹盼看着贾诩道:“师傅,君子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说服荀师傅。”

    一如哪怕诸葛亮心里有她,可她终究没能说服诸葛亮,荀彧,那是与诸葛亮一样的人呐!

    作者有话要说: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