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我好牛啊还在写

不要再熬夜了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快穿系统不想带我玩最新章节!

    叶舟花一个月憋出来的盗版红楼,经过现有的高级知识分子—叶复的修改,终于问世。

    当然不是全本,叶舟写出来10万来字已经很不错了。

    光是纸笔的消耗,前前后后也花光了爷俩的存款。

    而且红楼原著有多少字?高达一百零七万字!

    什么概念?按一个人的书写速度巅峰时期算吧,高考!

    八百字作文,留一个小时书写时间就很宽松了,抛去构思时间,还有标点符号,叶复一个小时可以默写1000字。

    叶复还要上班,不压榨休息时间,空闲时间还是有限的,一天顶多写个两个时辰,这还要算上给叶舟校正的时间。

    父子俩忙活一个月,能写出10来万字已经很拼了。

    叶复还要默写原著,他一为了追求速度,二也是为了省纸,直接拿炭笔在纸上书写。

    父子俩分红明确,时间紧凑。前一天叶复上班时间抽着空子把原著默写出来,回家交给叶舟借鉴抄写。

    第二天叶复下班之后,把新的原著文稿给叶舟,叶舟把他写好的文稿交给叶复校正,最后的成品由叶舟再细细抄一遍装订成小册子。

    父子二人忙活了一个月,手腕子都肿了,说句心里话,俩人都有点后悔,但面上一个比一个坚毅。

    一个月写出来的红楼梦厚厚的一大叠纸,被装订成好几本小册子。

    感觉自己好牛掰啊!

    叶舟先是得意的拿了一本去给学堂里玩得好几个的同窗看,试试水,看合不合他们的审美。

    当然还很是谦虚的让他们提提意见,不过他不会听就是了。

    周幼年张家界他们几个挤在一起,一边津津有味的看,一边叽叽歪歪的批判着,“叶舟你这个写的不行啊,太口语化了,感觉不像读书人写的书,没个文采在里头…”显得自个儿多有文化似的。

    “行了吧你,让你看个话本,瞧你得瑟的,还要求表现出状元之才吗?写出来你看得懂嘛?对有出息的同窗好友多点鼓励和关爱好吗!”这话我爱听!小伙子,有前途!

    翻翻翻

    “等会这页我还没看完呢!”

    “就你手快!”

    …

    “呀,这就没了?”

    合上小册子,评委里领头的开始点评,其他评委方才有些地方没看仔细的,一把把书薅过去重温。

    “总的来说,写的不错!我很喜欢,虽然目前只看了一部分开头,但我觉得接下来的故事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叶舟:当时我好感动,也好怕他忽然转椅子。

    这边装模作样的开始点评,旁边张家界那几个货夺个小册子都快把桌子掀了。叶舟多怕他们手一抖把自己手写的心血给…

    倒不是叶舟写的多好,引得众人争夺,只不过是沙雕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叶舟相信哪怕扔给他们一块板砖,只要几个好兄弟一起抢,竞技的快乐就会无限加倍。

    可能对他们来说书不书的无所谓,主要是过程有魅力,哈哈哈哈开心的飞起。

    总的来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这几个货玩累了,还有人推荐相熟的书局给叶舟的,希望叶舟快快出书。

    毕竟大家都知道叶舟的初衷是为了挣钱。

    “兄弟们把话撂这,只要你的书一出,我们肯定全力支持你,哪怕零花钱不富裕,我们集资也要买回来给你振振士气!”说话的是王文乔,推荐给叶舟书局的就是他。

    名字挺秀气,但分到这个班自然也不是什么学霸,平日里最爱看话本了,学堂里的话本几乎全是他一人在拉动更新换代,县里的书店新出了哪些好看的话本子他是门清。

    王文乔最近看的是《江湖刀剑十三兄》,叶舟曾经拜读过两章,后来,溃不成军…

    这么说吧,典型的名门大侠横空出世,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金手指开的大大的,各种结拜兄弟情义浓浓的…

    王文乔倒是看的很是嗨皮,说话也开始…

    这个年龄段的少年郎,看个话本都会上头,无论他们怎么模仿话本人物,叶舟都表示理解。

    资深小说迷王文乔都觉得好,叶舟就放心了一大半。

    最后红楼梦的出版由叶家脑子最好的叶复出面找书局搞定。

    十天时间,书局动作很快,第一册,字数约两万字的部分红楼就面世了,比叶舟刚开始拿给朋友们看的还要多。

    小伙伴们果然信守承诺,一人买了一本回去。

    一本书卖50文钱,大概有20文的利润,一文就是一个铜钱,100文就是一钱,十钱就是一两。

    跟书局四六分,书局四,叶舟六,一本叶舟就能挣个12文!当时罄墨书局的掌柜的看了书确实好书,又听说全书可写有百万之数,觉得有利可图,谈判过程很是顺利。

    红楼也确实如掌柜的所料,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只不过买书的主力不似叶舟所想的女性读者,反而大多数是大老爷们。

    后来想想便明白了,这个地方远离政治中心,又非商业繁华之地,能识字又有点闲钱的大多也是老爷们。

    创收光靠县里的老爷们市场肯定不成,好在这家书局的东家也很有些门路,可以把成书寄到京城几家书行发售。

    叶舟依然可以拿分成,不过只有三成。

    骤然缩水,不过叶舟也不在意,罄墨书局的东家自己拉的资源,还是京城的。

    这其中,无论对拉线搭桥的罄墨书局的东家,还是京城的那几家书行,叶舟总得让些好处出来,也算是为以后跟着向大人赴京铺路。

    虽然在京城被别家盗版是免不了的,好在小说连载全握在县里的罄墨书局手里。

    不过数月,红楼梦就在京城火起来了,京城的人员流动可达百万之巨,读书识字的人更是多了去了,盈利一下子就上去了。

    叶舟一直在保持更新,靠着存稿和不断更新保持稳定投稿。

    通过不懈坚持,叶舟成功实现了养家糊口的誓言。

    每到月底分红利的时候,总会买两斤猪头肉,拉着叶复爸爸发表一下工资入账的感言。

    诉说自己挣钱的喜悦,感谢家人的支持和陪伴…

    虽然形式感十足。

    但叶复表示理解,他发工资的时候也开心到冒泡,他在星际的时候可是干了相当长的白给劳工!

    所以每次叶舟发言到激动处,甚至热泪盈眶时,哪怕叶复觉得儿子戏有点多,也还会积极附和鼓励一下,并为他夹上一筷子猪头肉,权当献花。

    靠着红楼梦和债主向大人的仁慈,叶家总算度过了债务累累的困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