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发明蒸汽机

原始生存技能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求生之路最新章节!

    上面是一个洞口,用来连接从锅里过来的蒸汽,这样蒸汽就能够进入到这个控制的腔室,起到一个分配蒸汽的作用。

    控制腔室底面的正中间开出来一个洞口,大小和蒸汽入口是一样的,连接到大气中,这个洞口用来排放蒸汽。

    只不过要确保这个洞口不被下面的活塞腔室挡住即可,肖帆打算直接将这个洞口打穿,将控制用的腔室不直接放到活塞腔室上面,用一个砖头垫在中间,这样气体就能够顺利的排出。

    这个排气口的左右两侧再各开辟一个洞口,三个洞口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并且都还不大,只间隔十厘米左右。

    这两个洞口与下面活塞腔室的蒸汽入口连接在一起,既用来注入蒸汽,同样也用来排放蒸汽。

    这三个洞口用一个罩子盖住,让这个盖子的大小刚刚好能够盖住两个洞口,其中保证中间的蒸汽排放口一直都在罩子里面。

    这个罩子通过另外一根铜杆连接到外面,和下面连接活塞的铜杆平行摆放。

    在这个铜杆上合适的位置上固定两个连杆,前后各一个。

    这个简单的控制器的原理就是蒸汽一直是充满着控制腔室,只不过被罩子罩住的地方是没有的,而是连接大气。

    罩子一直覆盖排气口,这样进入到腔室的蒸汽就不会直接排放到大气里面。

    当罩子盖住了右侧的洞口的时候,蒸汽由于压力的原因通过左侧的洞口,进入到下面活塞腔室的左侧腔室里面,然后随着蒸汽的不断注入,推动活塞向右侧移动。

    在这个移动过程中,右侧腔室是和罩子联通的,所以里面的气体就通过排气口排放到大气。

    这就实现了活塞往右的移动。

    当活塞往右移动到快接近尽头的时候,连接在活塞连杆上面的挡板也会往右移动,触碰到连接在控制腔室的铜杆右侧连杆上,带动罩子往左侧移动,罩子往左移动后就会离开右侧的洞口,继而盖住左侧的洞口。

    这样控制腔室里面的蒸汽就只能从右侧的洞口加入到右侧的活塞腔室里面,带动活塞往左动。

    罩子在往左移动的过程中连接了左侧腔室与排气口,这样左侧腔室的蒸汽就通过原先的蒸汽入口排放到罩子里面,然后通过排气口排放到大气中。

    这就实现了活塞的往左移动。

    当活塞往左移动到快接近尽头的时候,连接在活塞上的连杆同样往左移动,上面的挡板会触碰到另外一个连杆,带动罩子往右侧移动,罩子往右移动后就会离开左侧的洞口,继而盖住右侧的洞口。

    这样活塞就能够往左往右,来回的运动,只要实现了这个功能,蒸汽机也就完成了,后续就可以在活塞上连接各种各样的设备。

    可以带动设备不间断的工作,这就实现了自动化。

    将图纸又研究了几天后,肖帆开始了制作。

    这一次他打算先做一个小的,而且打算不用铜来完成大部分的装置,先用砖头还有水泥弄清楚原理,为后续的铜制批量化制作提供经验。

    下面的活塞腔室非常的简单,比风箱还要简单一些,最重要的就是制作一个活塞,其他的完全就是用砖头砌上,然后进行粉刷。

    这一次肖帆还是选择利用一块木头制作活塞,四周用羊皮包裹,然后抹上一层植物油,基本上能够能顺畅的在里面自由活动,就是不知道密封性怎么样。

    控制腔室也是用砖头砌出来的,只不过那个控制用的罩子先用木头制作了一个,这样和连杆还一起做出来了。

    这样整体的一个装置一天的时间就制作了出来,剩下的就是调试了,由于所有都是理论性的,调试可能得耗费非常多的时间。

    第二天一大早,肖帆就找到几个人专门给他负责烧锅炉,保证能够持续不断的得到蒸汽。

    肖帆自己则待在蒸汽机旁边,观察着效果。

    由于所有的管道都是竹子制作,连接的地方都是抹上一层黏土,所以在锅里里面刚产生蒸汽的时候,就有一部分从连接的地方泄露出来。

    肖帆又不得不重新加固了一下,最后才解决问题。

    只不过肖帆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不管怎么调整控制腔室罩子的位置,下面的活塞就是不动弹,而且从腔室的缝隙里面也看不到任何蒸汽冒出。

    最好肖帆不得不加大锅炉火力,然后才开始在控制腔室的缝隙中看到蒸汽冒出,将这些缝隙都填充后,肖帆开始慢慢的调整罩子的位置。

    很快,肖帆就兴奋的看到外面的杆子已经在慢慢的运动了,虽然很慢,而且看上去随时都可能停止,但是确实证明蒸汽已经在推动活塞做功了。

    这个时候肖帆没有将控制腔室和活塞腔室连接起来,而且用手将活塞推回去,这个过程也明显的感觉到了阻力。

    慢慢的,活塞在一个方向的运动已经非常的顺畅了,而且随着将所有的缝隙都填补上,活塞运动的速度以及力度也是越来越大。

    最后,肖帆通过连接两个腔室,将控制的连杆确认好了位置以后,活塞终于可以来回的运动。

    只不过这个调整的过程持续了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间,主要是连杆的位置,差一点点都没法让活塞来回运动。

    其中还在锅炉中补充了好几次的淡水,利用重力也能够将水灌进去,只不过在水灌进去以后,由于蒸汽的品质突然之间差了很多,导致活塞运动慢了很多。

    有一次水加多了,活塞更是停止了活动,一直等到锅炉再次升温才恢复。

    后续加水的时机以及数量都需要好好的研究。

    只不过只要蒸汽恢复了,活塞就能够持续不断的往返运动,再也不需要进行任何的调整。

    实验进行到这,肖帆认为已经非常的成功了,于是叫来了刘婷陈亮等人。

    在所有人的面前演示了一遍后,对于这个发明可能傲他们不以为意,认为只是一个不停活动的杆子而已。

    但是一旁穿越来的陈亮还有刘婷郭红知道这个发明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