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索道

原始生存技能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求生之路最新章节!

    这一次肖帆打算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出发的时候他带了很多的大学学生,就当是实习了。

    乘船的速度太慢了,而且从部落到悬崖还是逆流而上,速度就更加的慢了,肖帆打算研究蒸汽机,但是目前来说,更加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目前就是将铁矿石运输回来。

    快马几天的时间就来到悬崖之上,肖帆到了铁矿场,首先看到采矿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露天的铁块,只需要将铁矿石捡到马车上,然后远走就行。

    目前从铁矿石一直到悬崖还都是利用马车,等后续轴承多了,效率应该能够高一些。

    这差不多一个月过去了,高原上面的城墙外面的泥泞情况好了一些,但是还是不具备重新扩建护城河的条件。

    只不过现在护城河上已经有一些水在里面了,肖帆感觉自己这一次护城河的挖掘是个最大的错误。

    如果挖的话,当初就应该一步到位,将宽度还有深度都一步到位,而且还包括粉刷,就算只能完成一公里也是好的,不像现在里面有水了扩建都不方便,搞得现在连出城墙都是个问题。

    估计得再等一段时间,或者直接等到冬季,雨水最少的时候,等水干了以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想要将水全部都舀出来,工作量相当的大。

    很快,肖帆就来到悬崖上面,从这里开始铁矿石的运输就进入了最难的地方,先要在悬崖下将铁矿石从马车上取下来放到马背上的箩筐里面,然后用马一点点的运输到山脚,然后重新放到马车上,运输到码头。

    肖帆一直跟着一匹马,从悬崖一直到山下,这大概四五公里的距离,一直都是在小道上行进,特别是在海拔最高的羊肠小道上面,不仅危险速度更是异常的慢。

    这四五公里,海拔的落差大概不到一公里,至少花了五个小时左右,才将六七十斤的铁矿石运输到了山下。

    如果能够解决这五公里的距离,运输效率至少能够提高十倍。

    站在山底,肖帆抬头看着这一条特别崎岖的道路,如果想要修一条路,盘山公路什么的,这个工程会非常的巨大,如果没有工程器械,没有火药,估计好几年才有这个希望。

    山、海拔,从这几个词中,肖帆很自然就联想到了索道。

    在肖帆的世界,很多高山都是有索道的,可以运输货物也可以运输人,目前看应该是最适合目前肖帆的这种情况。

    而且不需要运送人员,只需要运输矿石的话就可以制作得粗狂一些,没必要考虑安全问题。

    不管将索道设计成什么样子,最重要的材料应该就是钢索,这个肖帆还得回去研究研究,现在都是锻打得到的铁器,用钢铁制作绳索可还是第一次。

    如果能够将钢索弄出来,设计一个运输索道出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动力问题如果只是依靠重力的话应该是不太好控制的。

    先不想钢索的问题,由于没有动力,依靠重力的话就只能参考那种机场行李转盘一样的结构。

    铁矿石肯定是用箩筐或者铁皮箱来装载,当铁箱带着铁矿石到了山底的时候,需要想想办法再将这个铁箱运送到悬崖之上,这样就只能利用下降的时候提供的动力,在旁边将铁箱一起运送上悬崖。

    动力就是铁矿石的重力。

    如果这种结构能够成功的话,就可以在这个闭环的钢索上固定很多的铁箱,可以来回的将铁矿石源源不断的运送下山。

    悬崖之下没有任何的实验室,肖帆也不知道这样的钢索到底应该怎么开始制作,而且制作出来的钢缆是否能够承载这么大的重量。

    钢索肯定不会轻,在没有起重机的如今,肖帆不知道能不能将钢索安装在山底与悬崖之间。

    未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都不是能够很快就解决的。

    所以肖帆暂时是不打算开始进行这个了,只是找到一些工匠,在自己亲自带领下,又将道路扩建了一番。

    就算是碰到大石头,肖帆也想办法清理掉,最后得到的马路稍微宽敞了一些,运输的效率也有所提升,如果再加上轴承,估计暂时是能够满足铁厂的需求的。

    反正如果效率不高,就用人数来凑。

    人是不缺的,现在高原上面的贸易也已经开始,肖帆又得到了大量的马匹,运输的效率也会慢慢提高的。

    似乎高原上面的人们还是没有发现有外来的人,一直以为都是淦的部落发展壮大了,这也给了肖帆充分的时间。

    在人力充足的情况下,肖帆也开始了高原上面的城墙建设,第一步就是将周边的一个小型的湖泊围在自己的城墙之内。

    距离悬崖大概二十多公里,是附近一个最大的草场,肖帆打算从悬崖修筑城墙一直到这个湖泊,然后还用城墙连接这个湖泊和山谷。

    这样湖泊就会被围在城墙之内,后续再在湖泊的周边建立一所小型的城市,这样高原上面就又多了一个据点。

    肖帆的部队可以驻扎在这个城市里面,而且也可以通过这个城市与各个部落之间进行交易,然后通过城墙或者城墙下面的公路将资源运输回大岳公国。

    肖帆伟大的设想是将整个高原都用这种城墙加城市的网格化模式,将高原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型牧场,让部落的人员来替他养牛马羊。

    只不过实现这种设想需要的时间很长而已。

    带着一批铁矿石,肖帆顺流而下来到了铁厂的位置,在人民群众的付出下,现在铁厂已经有了规模,简易的厂房都已经完成,要知道这个工地现在差不多有两万名工人,起早贪黑的一直在建设。

    铁厂的设计和铜厂有很大的类似,只不过规模大了很多而已。

    肖帆来到开始粉碎的厂房,看到他们已经在调试第一个蒸汽机,用来粉碎矿石的。

    肖帆看到地上有一个大洞,底下是一块非常后的钢板,矿石就是放到这个里面进行粉碎的,上面挂着一个大型的钢垫,用来当做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