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战争结束

阿鱼陌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流矢苍影最新章节!

    在四大隐村中,云隐是唯一有能力威胁雾隐的。

    木叶和砂隐最抽不出力量。岩隐因为战场上木叶给的压力渐大(主要是来自于黄色闪光波风水门),逐渐也没这个能力了。

    解决了和云隐的紧张关系,并展开合作之后。

    在大陆那边,战争天平再次开始向三大隐村那边倾斜,岩隐和云隐也加大了筹码。

    雾隐彻底摆脱了战争的泥潭,置身事外闭门造车。

    时间快速在雾隐的和平、与大陆的战火中度过。

    …………

    木叶四十四年。

    雾隐光明正大疏离木叶,与木叶时长半年的蜜月期结束。

    靠近云隐,两国一起占领涡之国岛屿。

    木叶东部不再安全,不能不设防,木叶不得不抽调日向宗族和其他战线的忍者防御东部。

    同时,雾隐忍具供给和进口减少了,运输到前线供给木叶忍者的忍具自然也受到影响。

    原本木叶忍者,手里剑起爆符什么的可以不要钱一样的丢出去进行火力压制输出。

    现如今,风水轮流转,轮到云隐和砂隐可以肆无忌惮的打火力压制输出了。

    没错,不止云隐,还有砂隐的事情。岩隐拒绝加入。

    雾隐同意砂隐可以打欠条购入军备物资,加上其中有云隐斡旋沟通,雾隐对砂隐的出口也放宽了不少。

    此消彼长之下,木叶忍者的战力整整下了一层,云忍和砂忍反之。

    见到战争局势向好,云隐岩隐先后再压上了一部分力量,势要击破木叶!

    木叶四十五年。

    战争已经逾时一年,超过了四代风影心里的预期和砂隐的承受能力。

    但是,战争因你而起,牵扯进了岩隐和云隐(至少明面上如此),哪能是你四代风影想结束就结束的?

    察觉到砂隐在有意减少前线战争支援的没过多时,岩隐云隐二国同时对砂隐施压!雾隐也暗暗使了一把力支持两国的外交举动!

    四代风影罗砂有泪难流,不得已选择继续战争。

    为了村子,年近六十的千代长老不得已亲自动身赶往前线增援。

    另一边,木叶对云隐战场,云隐新一任的八尾人柱力奇拉比加入战场!

    这一位人柱力竟然也可以控制得了尾兽的力量!

    得到这一股强大战力的增援,云隐给木叶的战争压力骤升!

    三代雷影之子与奇拉比的Ab组合扬名忍界!

    与此同时,在木叶和岩隐的战场,同样有一位战争英雄名声鹤起。

    是木叶的忍者,名字叫做波风水门,因其杀人于瞬息的速度被号为黄色闪光。

    死在这位黄色闪光之手的忍者越来越多。

    几十上百位上忍精英上忍的死亡。

    大野木派出了四尾人柱力老紫和五尾人柱力汉围剿波风水门,失败。

    这已经告诉了大野木,这位波风水门是能有影级实力的忍者。

    年末,三代目土影的徒弟赤岩死于波风水门之手。

    大野木率先承受不住压力,对岩忍发出一道命令:遇到黄色闪光,任务可以放弃,不会受到任何追责。

    这道命令一出,基本宣告大野木这边承认了对木叶的战争落于下风。

    战争的这第三年,各个村子的除了影本身之外的影级战力都在战场上打了出来。

    木叶四十六年。

    刚过年初,木叶大军压上攻破了砂隐一开始奇袭攻下并据守了两年半的桔梗山!

    即使有千代的坐镇,同样挽救不回战场上越来越劣势的砂隐局势。

    四代风影罗砂收到这封战报,后者彻底压垮了这位年轻风影这头牦牛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一开始,四代风影罗砂对这场战争的设想只是一年的时限。

    可是骑虎难下,活生生打了两年半,砂隐耗空了财政,给雾隐欠下的国家债务是一笔大数字。

    在桔梗山战场死亡的砂忍破万,流干了血,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无法从木叶身上取得任何补血。

    军力和经济双双严重下滑入谷底,砂隐无力继续战争,向木叶提出谈和。

    这次云隐和岩隐没有再对四代风影施压。

    砂隐元气大伤,木叶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砂隐战场的攻坚战中,木叶同样抛下了万余具尸体。

    和砂隐不同的是,木叶还有另外两处战场在让木叶持续不断的在放血。

    经过重重考虑之后,猿飞日斩按下了木叶众对砂隐的怒火,不得已接受和砂隐的和谈。

    木叶忍者重新入驻桔梗山要塞,因为砂隐实力大损,木叶认为并决策防备砂隐只需留下一支千人小队,并重修要塞防御。

    然后其余忍者悉数调往岩隐和云隐战场。

    年中。

    波风水门带小队成员,旗木卡卡西、宇智波带土和野原琳突袭岩忍后方的运粮必经之路神无毗桥。

    此次行动结果是,宇智波带土战死,旗木卡卡西获得挚友临死前赠送的眼睛。

    神无毗桥被炸毁,更可怕的是被波风水门占据。

    岩隐的粮道断了,大野木立即下令撤军,并向木叶提出和谈。

    事实上,忍者又不是普通军队,哪会因为一条粮道的断绝而失败。

    神无毗桥之战的败北是给了大野木一个下场的借口。

    岩隐和木叶达成和谈,岩忍退出战争。

    此战,岩忍死伤过三万,木叶忍者因为波风水门的活跃死伤人数较少,但也亦接近三万,阵亡破万。

    岩隐这方战场结束后,战争劳模波风水门只身前往云隐战场,与云隐的Ab兄弟作战。

    此时,云隐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火之国内地,即使砂隐岩隐退出战场,云隐也没有选择和谈。

    木叶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云隐还仍有余力。

    ————继续打!!

    年末,沉寂许久的雾隐突然传出一则惊闻。

    雾隐请示水之国大名政府后,袭击匠之国!本就名存实亡的匠忍村彻底覆灭!

    匠之国被迫签订雇佣雾隐为官方忍村。

    雾隐将原身匠忍村的下属刀匠村迁徙回匠之国,主管匠之国。

    矢仓完成了当年易居雾隐的匠忍村民众的承诺。

    木叶四十七年。

    木叶和岩隐和谈,木叶做出让步。

    同时,云隐和雾隐的靠拢也让大野木感到危机感。

    在把军队撤出木叶战场后,岩隐派一万岩忍偷袭云隐,三代雷影为拖延时间孤身出战战死。

    问讯,木叶前线在和波风水门作战的Ab兄弟被迫领军撤退。

    回到云隐村后,三代雷影之子继任四代雷影,不得已退出和木叶的战争。

    岩隐也见好就收,向云隐提出和谈。

    四代雷影是个暴脾气想要发兵和岩隐开战为父报仇。

    但是,奇拉比和手底下的众人拉住了他。其中,奇拉比起到的作用很重要。

    奇拉比没有辜负三代雷影对他的期望,不仅能控制尾兽八尾的力量,而且成为了四代雷影的臂膀。

    四代雷影接受了岩隐和谈。

    至此,木叶四十七年8月,所有战争结束。

    历时四年,第三次忍界大战正式结束。

    木叶以阵亡三万忍者,伤亡合计超过五万忍者,动员上所有常备忍者、预备役和忍者学校入学一年的学生参与战争的惨痛代价惨胜三大国。

    来看看战后各村战力。

    战前:木叶>>云隐>岩隐>>雾隐≈砂隐。

    伤亡最大的木叶可以实际上说从忍界老大的位置上被扒了下来。只是因为赢了战争,加上家底实在有够厚,猿飞日斩大蛇丸波风水门志村团藏几位影都在,名义上还是老大。

    家底不那么厚的砂隐伤亡仅次木叶,阵亡破万死伤两万余,彻彻底底的坐稳了老幺的位置。

    岩隐阵亡忍者数字第三,数字惜败砂隐。精明算计的大野木败在了波风水门身上。

    云隐因为基本上一直处于上风战争,后期对阵波风水门也有Ab兄弟压着,不像岩隐那般无力抵抗,忍者的阵亡最小。三代雷影虽死在岩隐的卖盟偷袭,也有合格的四代影继任。

    而雾隐,矢仓这几年基本一直在扩军增强军力,现在明面上摆出来的忍者数量已经超越战后的岩隐,忍刀七人众几人也开始杀出他们的名声,坐上老三的位置。

    综上:木叶>云隐>雾隐>岩隐>>砂隐。

    战后忍界外交。

    战前:云隐&岩隐&雾隐 对阵 木叶&砂隐。

    这次战争的实际发起人,岩隐和云隐,因为最后岩隐的卖盟背刺还杀了四代雷影的爹,注定是走不到一起了。

    云隐还要战,还要挑战木叶的位置,跟木叶不可能;弱小且不相接的砂隐也不可能。

    只有雾隐,战争期间有过合作,而且实力足够强。

    所以四代雷影选择继续和雾隐联手,雾隐乐之。

    再看岩隐。

    四代雷影是个比他爹还直肠子脾气爆的坏小子,和云隐再续前缘是不可能了。

    无论是跟仇敌木叶光明正大联手,还是跟把自己踹下老三位置的雾隐联手,大野木抹不开面,不得已选择了弱小且联盟中自己处于主导位置的砂隐。

    木叶,看见云隐又和雾隐联合,原本以为能跟岩隐联合对抗,却没想到遭到了拒绝。

    放眼世界,木叶能选择的竟然还是最开始的那个他。泪目了。

    砂隐同时收到了木叶和岩隐两个隐村的外交文书。

    砂隐现在不能树敌了,既来之则安之。

    他们还选择了雾隐。

    没办法,身上背着雾隐的一大笔债,要还的。

    矢仓没着急答应四代风影,把砂隐送来的外交文书放到一边,继续专心跟元师长老下棋。

    元师长老更老了几岁,但精神状态绝好,看起来比前几年年轻不少:“战后,应该是雾隐&云隐,对木叶&砂隐,砂隐&岩隐。”

    老二老三,打老大老幺。老四只能凑合着跟老幺玩。

    十二岁的矢仓长开了一些:“嗯嗯。四代风影很快就不会中意雾隐了。”

    战争结束了,这几个村子会重新做起委托。

    他在火之国和风之国,给木叶和砂隐埋下的雷,该引爆了。

    年纪最小的影即将给他的对手们一个大惊喜。

    矢仓五指收拳又张开,掌心抓住的棋子掉下:“b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