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信王李惟

我的大饼呢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趣阅文学 www.qywx.net,最快更新玉石生长最新章节!

    ......

    两日后......

    “柳幼平!柳安山!”

    院子中传来白凤平愤怒的咆哮,将在檀香烟雾缭绕中闭目养神的柳安山吓了一大跳。

    不得不说啊,文涛这小院内的装饰真不错啊,抛去外头的那个水榭莲花不说,单单是这书房,就很别致。

    藏书丰富这种基础配置就不说了,特别是这上好的玉竹制成的竹席怕是就要花不少功夫,这可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还有还有......

    “柳幼平!”

    白凤平再一次的咆哮,将走神的柳安山拉了回来。

    距离白凤平这个院子近一些的师生听到这声音,都不进缩了缩脖子,在他们的影响中,就没见过院长这么大的嗓门,看来院长是真的很生气了。

    “文涛啊,你好歹也是个院长了,能不能稳重一点?”柳安山理了理因为躺在玉竹席上而压得有些发皱的衣服,对着推门而入的白凤平缓缓说到。

    “我稳个****”白凤平依旧没有消气的样子,将手中一份书信砸在了桌子上:“当初你说的那个啥狗屁计划?啊?!你看看你看看,这就是你的计划?!”

    柳安山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连忙拿起桌上的书信,看了起来。

    “出啥事了,难道是荣阳王提前出兵了?那不就是计划提前了一点,镇北王那边还没装病......”话还没说完,就被噎在了嗓子眼。

    信中写到:“金州大变,信王遣派武将挟持金州各级官员,正拨调四万大军北上,奔赴京城。”

    柳安山瞪大眼睛,喃喃道:“信王,信王......他怎么会!”

    看到柳安山这幅模样。白凤平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脸色霎时由愤怒变得难看。

    原先他只是以为原本计划的荣阳王变成了信王李惟而已,其他没有改动,依旧是那群人的安排只不过没告诉他而言,现在看来不是这样。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完全就是在意料外的事情!

    原本柳安山给白凤平说的计划是,京城那边有几个人牵头,联合几家世家和勋贵做了个局。

    在计划里,应该是镇北王谎报军情,假传秦军压境,让大周的皇帝将兵力都调去北边。

    这样就有极大的操作空间了。

    在大周,设有三十万常备军分散在大周各个州,但是不包括信王所在的金州,以及荣阳王所在的泰州。

    整个大周共有三王,分别是世代镇守北关的镇北王,在泰州坐镇震慑江湖武林的荣阳王,还有坐镇金州震慑西南的信王。

    其中,除去镇北王是非世袭而属于世代册封所以没有兵权以外,信王李惟和荣阳王李朝手上都允许拥有五万私兵。

    什么是世代分册呢?

    世代分册就是,镇北王虽说是一个王位,但是实际上是一个官位,就像是御猫卫的猫王一样,。

    只不过和猫王没有任期限制不同,到死才换人的制度不同。

    每一代镇北王都会在军中挑选几个有天赋的将领进行培养,谁要是能够最先达到军神的境界,那么就能获得类似于镇北王的封号。

    不过大周自建国以来的五百年中,就曾出现过两位军神的时刻。

    也就是那一次,使得大周在各场战役中不断获胜,从诸多小个王朝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目前整个大陆中占据了七州的大皇朝。

    而信王和荣阳王这两个又不一样,二者都是有着皇室血脉的亲王。

    不过大周的封王制度和华夏历史上明朝那些近百个王不一样,每个皇子年幼的时候,手中都是有些权力,有些人去拿这份权力争夺皇位,而有些皇子却是用在了其他地方。

    像是信王的爷爷的爷爷还是个皇子的时候,因镇守金州,不仅抵挡住了西南地区偏西的百越土著的进犯,同时击退来自西南偏南的南海上那些各个小岛上一个个小王朝的侵犯,并大兴商贸来往贸易,每年能为大周奉上上百万两的税收。

    凭借着这份功绩,才在百余年前被封为信王。

    而荣阳王则是其的祖父,同样也是当今皇上叔祖。

    那个时候的江湖,随着大周国力的不断增强,再加上边上的大赵在和北边蛮子打得火热,所以自身基本上无多少战事,国内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就迎来的武者们的发展。

    这群炼体的武人没有了发挥力气的机会,便形成了江湖,侠以武犯禁的情况犹如家常便饭一样发生。

    这个时候荣阳王的祖父,横空出世,不想其他皇子一样学习儒家书经,而是喜欢舞刀弄枪,结果就这么一人一枪打服了江湖上的各路好手。

    并且立下了规矩,自此没有武者敢越界在城中闹事。

    这就是两个王的由来,至于那些拿权力去参与斗争的,输了以后也不说是死了,大多还是活了下来,但只成为了普通地主罢了,不能参与政斗。

    大周不养闲人啊。

    ......

    原本柳安山背后的人的计划是在于,让镇北王将兵力都调走后,荣阳王接着就打出清君侧的名义进行勤王,目标直指当今太后张氏极其背后的阉党势力:阉党势重,皇戚异心,挟持年幼的陛下霍乱朝纲。

    只不过这清君侧的名义在大周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倒是在隔壁大秦的身上发生过,但这不妨碍自己这群人借鉴一下。

    唯一的麻烦在于阉党背靠太后,势力庞大,大军路过江陵的时候必然会有利益相关者跳出来阻挠,甚至会煽动民众阻挡大军。

    如果向这些人挥刀,那清君侧的名义就站不住脚......

    可是真到了发生的那一刻,却是让人傻眼......

    “为何是信王?!”

    “信王想做什么?!”

    “李惟......”

    随着信王发兵勤王的消息不断地扩散,大周四方的人心都开始浮躁起来。

    一个个机会主义者开始酝酿想法,但大多数都在观望,等待局势的进一步变化。

    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家大业大权力大,还去参与这种走错一步全家掉脑袋的事情,成本与报酬暂时不符。

    但是柳安山以及那些原本在京城准备接应的人却是慌了神。

    在计划中,因为荣阳王李誉本身就无心留恋于皇位,而且荣阳王李誉也十分清楚自己受父辈的影响,只适合打打杀杀的江湖,当皇帝什么的太折磨他了。

    所以策划的时候才不用担心是打着清君侧去勤王的名号,实行造反之事。

    在允诺了荣阳王一些条件之后,荣阳王李誉便答应下了这件事。

    可是现在换成了信王李惟......

    早就听说信王李惟借助边关贸易赚的盆满钵盈,不仅将自己的府邸修建得犹如皇宫一般豪华。

    更是连军队都是用精铁武装,再重金在民间买来的各种好苗子从小培养的。

    更有甚者说是王府中某个侍女的小姑家的邻居他二舅传出来的,曾经有人见过李惟穿过一件绣错了的蟒袍,上边的蟒不是四爪而是五爪!

    只不过毕竟只是传闻,也没有实际的证据,仅凭这些无法将一位大周的亲王,还是每年能缴纳数百万两白银的亲王给撸下马的。

    只不过现在看来......这个传闻要变成真的了......

    ......